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特殊性
作者:http://www.bllpjnpifa.com 时间:2022-06-19 08:23:52
著作权侵权案件起诉须知
一、引言
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是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以及全面支配该作品并享受其利益的财产权的总称,在我国与版权同义。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著作权法》第10条第一至第四项规定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为人身权,其他各项则为财产权。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只能由作者本人享有,他人不能通过继受取得的方式获得。作者死亡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由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保护;无人继承且无人受遗赠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保护。
《著作权法》是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法。《著作权法》规定了如何处罚侵权人,使被侵害的著作权权利人得到救济。正确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是处罚和救济的前提。随着法制建设的完善,明显的侵权行为越来越少,有争议的侵权行为将会增多。与其他侵权行为相比,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著作权法》调整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关系,这两种权利关系都可能涉及侵权纠纷。除著作权关系外,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即著作邻接权包括: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广播电视组织权,版式装帧设计权,等等。上述权益发生纠纷,都适用《著作权法》。侵权是对法律确认和保护的民事权利的不法侵害。在侵害一般民事权利时,常表现为造成人身的伤害、对财物的毁损。而侵害著作权、邻接权的行为则为著作权法而明确规定的行为,有别于侵害其他民事权利的行为。
二、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权利的归属要比其他民事诉讼中的权利归属难以确定。一般民事诉讼中原告的权利归属大都没有争议,权利人与权利客体的对应关系明确,而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原告权利人的身份往往并不那么直接了当,原告是否享有其所主张的著作权,要通过原告是否进行了创作,且该行为是否产生了独创性的劳动成果等加以判断。
一个作品,它的权利来源于作者的独创性劳动——创作,创作是确定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依据。但是,有关法律还规定法人等也可以成为作者,一些虽未从事过独创性劳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由其主持,代表其意志创作,并由他们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可见独创性劳动并不是判断著作权权利归属的惟一标准。而且,同为知识产权的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归属是由专门行政机关授权所决定的,权利归属自国家确认之日就已明确。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完成时产生,著作权人可以自愿将其作品进行著作权权利登记。经登记的著作权,登记文件及相应的作品自然可以作为权利人的权利证明;而未登记的著作权,主张权利的人是否享有著作权,容易发生争议。在境外发表或者出版的作品,作品的著作权人提起诉讼,录音录像制作者等著作邻接权人起诉他人侵权,他们享有权利的证明问题就更为复杂。
实践中却往往要求著作权人提供作品原始手稿,要求图书出版者、录音录像制作者提供著作权人许可其出版、录音录像的原始证据。这样,必然发生权利人举证困难,不能及时有效制止侵权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著作权法解释》)第7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这条规定重点把“合法出版物”作为著作权以及著作邻接权的证据形式,对解决著作权的举证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著作权权利是随作品的形成而形成,无需借助有关机关的认可而存在,是一种依法自然形成的权利。因此,著作权侵权案件中被告容易进行权属抗辩。权属抗辩是指被告对原告起诉所依据的权属作出否认。它是被告对付原告的起诉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是被告取胜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如能以权属抗辩,则会产生迅速快捷的反驳效果,也就是说如果权属抗辩成立,可以导致原告诉权丧失,法院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从而使得被告无需经法院对原告所诉的侵权内容的实体审理而胜诉。由于一切民事诉讼的基础均源于原告享有的民事权利,没有这种权利,诉就不能存在,原告的主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以原告是否享有本案民事权利进行抗辩最易动摇原告的诉讼根基,尤其是在著作权诉讼中,权属抗辩几乎成为被告使用的“常规武器”,经常见诸于著作权侵权纠纷。对此,原告起诉时必须高度重视。
什么是软件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指软件的开发商或其他权利人根据著作权相关法律享有的专有权。就权利的性质而言,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具有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计算机程序及相关文件(说明书、流程图、程序、用户手册等)。)将从软件完成或部分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权利。著作权受保护软件必须由开发人员独立开发,也就是说,系统必须是原始的,同时,它必须固定在有形的对象上,而不是存在于开发人员的头脑中。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个例外,因为著作权的取得不需要个人确认,这就是“自动保护之道”的原则。软件登记之后,软件著作权人有权发布、开发、使用、许可并获得报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内容是什么?
计算机软件作品权是指软件开发商或其他权利人根据著作权相关法律对软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就权利的性质而言,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具有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著作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个例外,因为著作权的获得不需要单独确认,这通常被称为“自动保护”原则。软件登记之后,软件著作权人有权发布、开发、使用、许可并获得报酬。
扩展数据权利:
发表权:决定软件是否公开的权利;
署名权:显示开发者身份并在软件上签名的权利;
修改权:增加或删减软件的权利,或改变指示和陈述的顺序的权利;
版权:制作软件的一个或多个副本的权利;
分配权:通过出售或赠送的方式向公众提供1份以上原件或复印件的权利;
出租权:即许可他人有偿临时使用软件的权利,但软件不是出租的主体;信息网络传播:即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软件信息,使公众能够在个人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软件的权利;
翻译权:将原文软件从一种自然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权利;其他权利:软件著作权人应享有的其他权利。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是什么?计算机软件版权是指软件开发者或其他权利持有人根据版权法的规定对软件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就权利的性质而言,它属于一种民事权利,具有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版权是知识产权中的一个例外,因为版权的取得不需要个人的确认,这就是“自动保护”的原则。软件登记之后,软件版权所有者享有发表权、开发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近几年社会中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件越来越多,也引发了很多知识产权案件,现实生活中,侵犯著作权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
1、所侵害的标的应当在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内。著作权法所保护的标的,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的扩张,几乎涉及到一切智力劳动的创作成果。为了包容各类的创作,以及适应未来可能发展出的新的传播方式,各国著作权法一般采概括性的规定与列举式的规定相结合,以灵活运用。至于所列举的作品形式不外乎下列数项:(1)、文学作品(包括文字、语言);(2)、音乐作品(包括曲与词);(3)、戏剧作品(包括配乐);(4)、舞蹈及哑剧创作;(5)、图画、雕刻及雕版等美术作品;(6)、摄影作品及图片;(7)、电影及其它视听作品;(8)、地图、科技及建筑图形。随着科技的发展,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范围不得不极度的扩张,以涵盖一切形式的作品,甚而在一些国家还扩及到对录音录像制品、广播电视节目及表演的邻接权。但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初衷即在于便利公众的文化进展,因此,一面扩展著作权法保护的标的,一方面又必须就排除客体作出详尽的规定。
2、须为著作权法所明文保护的排他性权利。随着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扩大,著作权的权利的种类也相应增加。一般地说,包括以下各项:(1)、复制权;(2)、发行权;(3)、出租权;(4)、展览权;(5)、表演权;(6)、放映权;(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9)、摄制权;(10)、改编、翻译、汇编权。著作权除包涵上述的经济利益外,还有人身上的价值。英美法系国家虽未在著作权法中明文规定着作人身权的内容,但仍然委诸于习惯法上的法理,如违反契约、侵权行为、侵害隐私权、诽谤、不正当竞争等观念来保护。美国著作权法规定凡联邦著作权法未曾规定的范畴,各州有权另行制定法律来规范,也不排斥着作人身权的观念。
3、被害人须有著作权。原告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首先应当证明其享有著作权。在我国,不采著作权取得须先经行政机关审查登记的制度,而采创作主义,作品一经创作完成,作者就取得著作权。但在诉讼中,原告仍须证明其著作权的存在。著作权的存在,除上述应属于成文法所保障的客体和权利范围以外,原告还须证明:(1)作品具有原创性。著作权的取得要件与专利权不同,后者须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而著作权只要具有原创性就够了,即只要是经过个人心血努力、独立创作而非盗用、抄袭他人着作而成即可。(2)具有我国国民的身份或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4、受害人须证明对方有侵权行为,亦即侵害著作权人受法律保护的几种特别权利。复制、展览、表演、发行等都是客观的行为,较易判断侵害是否发生。但是对于抄袭,即因观念等不受保护,须先分出观念以外的表现形式为保护的标的。而抄袭又不能局限于一字不易的雷同,其判断难免有主观的价值判断,而缺乏客观标准。
5、被告不得以合理使用原则为抗辩。著作权法既然以公益的保护为重,在某种程度内,即使是未经许可而使用作品,被告尚可以合理使用为理由以为免责抗辩。各国法律也都明定哪些行为为合理使用。此外,对于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明示如下:(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即依其为商业性使用或非营利的教育性目的而区别;(2)、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性质;(3)、使用的数量及实质在整个受保护作品上所占的比例;(4)、使用对有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经济市场的价值的影响。
如何保护版权的在线文章?在传播和交流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版权不清晰的现象。例如,图片很容易复制,原件和备份很难识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图片在发送到网上后被广泛转载,很难判断谁是图片的原始作者,甚至在图片被恶意更改后,也很难确定原始图片是什么样的。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侵犯作品所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激烈。
如何保护著作权的这些作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著作权。”从这一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件作品在产生时有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只要它是一件作品(无论是传统的印刷品还是数字方式),它都将受到著作权法律的保护。我国实行著作权保护制度,只要作品完成,作者就可以享受自然的著作权保护。因此,作者应在今后可能发生的侵权纠纷中保护自己,以保持自己是原作者和作者的证据。
如何保存证据?面对网络作品容易被篡改而不留痕迹、证据效力低、证明困难的问题,大多数著作权人该怎么办?
为了解决互联网时代的版权保护问题,由时间服务中心和联合信托共同组建的时间戳服务中心推出了时间戳版权保护服务,为著作权人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版权保护方式。如果你是一个自我媒体创作者,或者有大量的作品需要版权确认,那么可信时间戳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与著作权登记相比,其程序更简单,所需审查时间和费用更低,但仍具有法律效力。
第著作权条保护哪些内容?第版权条属于第著作权条。在版权保护之前,你需要有证据证明作品是你的原创,而且你需要电子取证。这个过程很麻烦,找个专业机构吧我的公开文章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著作权侵权在传播和交流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版权不清晰的现象。例如,图片很容易复制,原件和备份很难识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图片在发送到网上后被广泛转载,很难判断谁是图片的原始作者,甚至在图片被恶意更改后,也很难确定原始图片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小说作品如何注册版权?
下一篇:著作权刑事保护途径有哪些?
- 福田区文字作品著作权登记办理流程指南[ 2025-01-09 ]
- 福田区文字作品著作权登记办理过程详解[ 2025-01-09 ]
- 宝安区摄影著作权的多元形式探索[ 2025-01-09 ]
- 宝安区摄影著作权形式详解[ 2025-01-09 ]
- 罗湖区音乐版权登记申请进度查询实操指南[ 2025-01-09 ]
- 罗湖区音乐版权登记申请进度查询指南[ 2025-01-09 ]